用薄膜干涉解释肥皂泡是彩色的条纹的位置,为什么薄膜干涉的厚度要很小 -爱游戏平台

苗坤旺离型膜

本文综合自《知识就是力量》杂志

各位小伙伴好,之前我们已经了解过为什么泡沫一触就破?但爱吹泡泡的知力君发现并不一定每个泡泡都是五彩缤纷的,尤其在没有阳光的地方泡泡的表面很灰暗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
阳光下彩色泡泡

泡泡其实就是被洗涤剂分子包裹着的一层薄薄的水膜。或许我们已经知道,空气和水都是可以透过光的介质,它们的交界处叫作“界面”。当光遇到一个界面时,一部分会被反射回来,还有一部分会继续前进,发生折射。

光的反射、折射、吸收与分散

肥皂泡上的一层水膜,看起来非常的薄,但在微观上来看却拥有两个“空气-水”界面。光从空气中遇上水膜,先后遇到这两个“空气-水”界面,每遇到这个界面时,便会有一部分的光直接发生反射改变原来的方向,而另一部分会发生折射直至有一部分穿过水膜回到空气当中。于是,其中一部分的光会在水膜中循环反射多次,发生干涉现象。

干涉是光的一种基本性质。同一时刻在同一位置上的多条光波会互相叠加各自的光强度,也即发生了干涉现象。而干涉产生的效果与相位有关,以致产生两个极端的效果——同相更强,反相相消。在物理学上,将两束光的峰值叠加在一起变得更强称为“相长干涉”,而两束光的峰值和谷值分别叠加在一起互相抵消则称为“相消干涉”。这是干涉中的两种极端情况,在通常情况下,实际的干涉会介于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之间。

相长干涉及相消干涉

光的频率(也即光的颜色)以及薄膜的厚度对实际干涉的具体情况又会产生影响,以至于某些波长的反射光会被削弱,而有的波长则会被增强,光强度的增减使薄膜上出现不断变化的色彩。

日常生活中,我们也可以观察到,吹出来的泡泡会往下滴水。同理,在重力因素的影响下,泡泡顶部的水膜会先变薄,再加上水分的蒸发,使得水膜上光的干涉情况时刻发生变化,使泡泡呈现出光影的变化。

那怎样才能更神奇地玩泡泡?

当然是用科学知识来助我们一臂之力了。

科学吹泡泡

1、怎样让泡泡保持的时间更久?

保持时间的秘诀,是让泡泡周围的环境尽量湿润。如果你想让泡泡停在你的书桌上,那最好先把书桌弄湿,否则干燥的桌面一接触泡泡,就会将水分吸走,把泡泡弄破。可能你已经发现了,当泡泡停留在塑料、雨衣、橡胶手套这些防水材料上时,能够保持更长的时间,甚至你还可以用这些材料来把泡泡当乒乓球颠。这是因为,这些材料都具有疏水性,水不喜欢它们,喜欢躲它们远远的,所以泡泡一遇到它们,就弹开了。玩累的时候,你也就给泡泡找一个最安全的地方——水面,泡泡在那里,能保持的时间最长。

2、怎样让泡泡更结实?

如果想让泡泡不那么容易破,可以加入一些甘油或白糖,这些物质能够让泡泡更具韧性。你吹过的最大的泡泡有多大?听科学家说,泡泡最高能吹4米,宽度呢?没有最宽,只有更宽。你要不要挑战一下呢?

3、怎样搭建泡泡塔?

泡泡挤在一起时,接触面会紧贴在一起,你发现两个泡泡之间的面会向哪个方向凸起呢?有没有观察过?当小泡泡和大泡泡接触后,凸起会朝着大泡泡那方,两个大小一样的泡泡遇到一起,中间层会不偏不倚。三个势均力敌的泡泡在一起呢?接触面形成的角度恰好都是120°。那么更多的泡泡放一块又会怎样?不如动手试试看吧!

4、怎样吹出多层泡泡?

有的泡泡高手可以吹出多层的泡泡,一个大泡泡中套着一个中泡泡,中泡泡中还有小泡泡。这是怎么做到的呢?你可以先吹一个大泡泡,然后小心地将吸管抽出来,重新蘸一下洗涤灵和水的混合液,再小心地将吸管插入大泡泡,轻轻地吹,一个新泡泡就在大泡泡中诞生了。以此类推,就能吹出更多层的泡泡了。你最多能吹几层呢,比比看吧!

自然界中,存在许多种白光的分光现象,彩虹只是其中的一种。由光栅,薄膜,以及光弹性现象也可产生彩色光谱,但其机理与彩虹或棱镜的机理完全不同。

这篇文章集中总结了一些容易混淆的白光分解现象及其原理,如果您家娃以后问到,可以翻出来和娃一块读。

(图源:pixabay.com)

撰文 | 吴进远

编辑 | 邸利会

“肥皂泡,光盘上的彩色和彩虹是一回事吗?”

“彩虹和棱镜是一回事吗?”

自然界中,存在许多种白光的分光现象,彩虹只是其中的一种。这些分光现象的机理很不相同,如果从课本上找,它们分散在从初中到本科生物理之中。可是,一个孩子看见这些分光现象的次序,却不是由易到难的,不定什么时候问你哪一个。

如果家长只回答一句“太阳光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构成的”,然后就没了词儿,这样太敷衍了。如果随意说:“就像三棱镜一样”也不妥,因为对于很多分光现象而言,它们的原理与三棱镜是完全不同的,这样说是一种误导。

孩子们问起问题,源于其珍贵的好奇心与求知欲,极其需要悉心保护,家长们遇到问题最好先认真地查找一下再回答。我这里,就把一些容易混淆的白光分解现象及其原理集中写出来,您家娃以后问到,可以翻出来和娃一块读。

棱镜

谈到棱镜,大家都知道那位非常牛的牛顿,曾经用棱镜,将太阳的白光分解成了彩色的光带。我们现在,在学校和科技馆经常会看到类似的实验。当然,棱镜在普通的商店并不容易买到,不过我们可以寻找替代的器材,像这种棱边的镜子就可以用来做这个实验。

太阳光照到这样一个镜子上,反射出许多光斑,形成奇妙的花样。

这种奇妙的花样,对所有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强烈的吸引力。低幼年龄的学生甚至可以一边晒脚丫(以促进维生素d合成,改善钙质吸收),一边观察这个光学现象。这些光斑中有一些是白色的,但也有一些是彩色的。

这样的彩色分光机制源于透明介质的色散。所谓色散,是指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。

我们可以设想在学校里,学生们排着队,练习齐步走。如果这样的队列,从水泥地面,斜着走向旁边的草地,情况会怎么样呢?

水泥地面平整坚硬而草地则很松软,于是一个横排中,先走进草地的同学行进速度瞬间变慢。这样一来,横排的方向由此改变,整个队伍的行进方向也随之偏折,这对应于光学中的折射现象。假如有红队和蓝队两组学生,在草地中蓝队行进速度比红队慢,这样蓝队偏折的程度就会比较厉害。如果开始时两队在水泥地面的行进方向相同,那么到草地上的行进方向就会不同,这对应于光学中的色散现象。

明白了介质的色散,就很容易理解棱镜分解白光的原理了。

白光照射到棱镜的表面,不同颜色的光传播的方向因为介质的色散而变得不同。在棱镜的另一个表面,光线又经过一次折射。随着光线传播的距离不断增加,不同颜色的光沿着不同的方向传播,最终互相分离。

对于棱边的镜子,背后镀了一层银,其作用相当于把一个对称的棱镜折叠了一下。最终的效果还是把不同颜色的光分开,呈现出我们看到的彩色光斑。

我们看到能够分解白光的棱镜,都是前后两个表面不平行的。实际上,前后两个表面平行的透明体,比如平板玻璃,也应该算是一种特殊的棱镜。可是,当太阳光斜着射入房间时,我们却看不到白光的分解,难道平板玻璃没有色散?

实际上,不管玻璃做成什么形状,色散始终存在。太阳光在射入玻璃前表面时,不同颜色的光同样会折射到不同的方向,这和在棱镜中没有任何不同。可是,当光线传播到平板玻璃的后表面时,光线又经历了一次折射。这第二次折射与前一次折射角度大小相同而方向相反。于是,所有不同颜色的光又恢复到完全相同的方向,不管而后传播多远,仍然是混在一起的白光。

所以,棱镜上存在两个不平行的平面,使得色散效应不会在两次折射中完全抵消,这样才能将白光分解。

霓与虹

彩虹也是由于介质的色散造成的白光分解现象,有一些科普读物会说彩虹形成的原因“像三棱镜一样”。实际上,彩虹颜色产生的机理,与棱镜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。

彩虹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水珠,在太阳的照耀下形成的。彩虹经常是由内外两个同心圆弧形的彩带构成的,内圈的叫做虹,外圈的叫做霓。

大家如果仔细看,不难发现霓与虹的色彩关系是正好相反的。虹的红色在外圈,紫色在內圈,而霓则反之。此外,霓比虹通常要更暗,这是由于霓比虹在水珠中要多经过一次反射。

太阳光照射到水珠上某一点,入射光线与球面法线的夹角i 称为入射角。光进入水珠时,发生折射,折射角为r。光线射到水珠的后壁,一部分透出水珠,而另一部分反射回水珠。反射回来的光再次到达水与空气的界面,又有一部分透出来,一部分反射回去。这透出来的光,就是我们看到的虹。

水珠中的光线第三次来到水与空气的界面,又有一部分透出来。这部分透出的光,构成我们看到的霓。光线每经过一次反射,能量都会分出去一部分。因此,霓的亮度比虹要弱。

光线在进出空气与水的界面时,经历两次折射。由于水的色散,不同颜色的光就会折射到不同的角度。不过,光线照射到水珠的不同的位置,对应的入射角 i 是不同的,因而对于虹而言,其出射角a,(或者霓的出射角b)也相应不同,情况比棱镜要复杂得多。

比如折射率比较低的红光,通过水珠后出射的光线如下图所示。

而折射率比较高的紫色光,其出射光线如下图所示。

我们可以看出,不论是哪种颜色的光,光线的出射角a都会散布在一个很宽的角度范围中,这与棱镜是不同的。当然,紫色光的出射角总体来看要比红光的出射角偏小些,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些。

太阳光照在水珠的不同位置,其入射角从0 到90 度都有可能。因而光线离开水珠的出射角a 也有多种可能值。不过,出射角存在一个最大值,这个最大值在 41度左右。不同颜色的光,其出射角的最大值也不相同。我们可以想象,对于某一种颜色的光,有很多条光线堆积在最大出射角附近,因而在不同的观察角上,我们就可以看到水珠呈现出某一种特定的颜色。

上面这张照片,是在入射阳光比较强的情况下拍摄的,我们可以看出,虹的最外圈是红色的。同时,由于各种颜色的光都可能存在出射角a小于41度的情况,因而在虹的内部,我们可以看到很强的白色光。

对于霓而言,某一颜色光的出射角b存在一个极小值,而各种颜色的光都可能存在出射角比较大的情况。我们可以看出,在霓之外,也存在多种颜色混合而成的白光。

有趣的是,在虹和霓之间的区域,观察角大于虹的出射角极大值,而又小于霓的出射角的极小值。太阳光照射到那里的水珠上,却不会反射回给观察者,因而这个区域是一个暗带。我们通过与其他区域比较不难看出这一点。

人们经常会问,为什么彩虹是圆弧形的,作者以前在《知识分子》公众号写过一篇文章,大家可以刨出来看,由于篇幅原因,这里就不再重复。

光栅

光栅是一种有着周期性透光或反射结构的光学元件。这种周期性结构很像平时见到的栅栏,只不过光栅的结构非常细小。高级的光栅往往是用精密机床在玻璃等材料上刻制,但科学用品商店有时可以买到用胶片制作的光栅。

白色光透过光栅会被分解开来,这是由于光在被光栅周期性结构遮挡后,发生衍射与干涉所致。衍射与干涉现象与光的波长有关,不同波长或者颜色的光透过光栅后,在不同的角度互相叠加而加强,而在其他角度互相抵消,这就使得白光被分解。将光栅粘贴在手机照相机的前面,在一间暗黑的房间中,点亮一盏卷管式的气体放电节能灯。手机的镜头不要直接对着灯,而应偏开一定角度,对着比较暗的背景,这时我们可以拍摄到很多个彩色的节能灯。

各种气体在节能灯的灯管当中放电,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激发出若干很强很窄的谱线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我们看到的节能灯,实际上可以看成是有很多个不同颜色的节能灯叠合而成的。经过光栅,这些不同颜色的光,向着若干不同的角度传播出去。这样一来,我们就可以拍摄到上图中的这种现象。

在我们的印象当中,光栅是细小精密珍贵的。然而在事实上,一些比较粗大的周期性结构,也同样可以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。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普通的窗纱,观察到相应白光分解现象。

用有长焦镜头的照相机,拍摄夜间到远景。当房间的窗户完全打开时,拍到的景象如下图所示。

同样的景色,如果隔着纱窗拍摄,就会得到下面的照片。我们看到远处的灯光朝四个方向展开。这些光芒是一段一段的,每一段都呈现彩色。窗纱是方格状的,是一种二维光栅,因此其衍射干涉的图样是向四个方向延伸的。

我们知道,一种波长的光透过光栅时,有时会在不只一个方向上互相加强,形成很多级的极大。光栅的结构越细,则极大之间的夹角就越大,反之结构越粗,这些极大之间的夹角就越小。

窗纱每根丝之间的间距比较大,因此极大之间的夹角相对比较小,因此我们可以在一个不大的角度范围内看到很多个极大。不过,由于极大之间的夹角比较小,因而用肉眼观察时往往不易发现光芒中存在的彩色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照相机要用长焦镜头,长焦镜头起到放大视角的作用。实际上,我们用望远镜来观察远处的夜景,也可以看到同样的现象,望远镜也是一种放大视角的装置。

早几年,我们用光盘来存储音乐,电影或其他数据。光盘上有着很细密的圆形刻纹,因此是一种很好的环形光栅。利用光盘,可以做很多有趣的光谱分析实验。

大家可以带着孩子做个简单的实验。将一个光盘平放在桌面或地面上,旁边放一叠书。把手机照相机开到拍摄视频的模式,并且打开照明用的发光二极管。

将手机平放在书堆上,以保持稳定,且镜头垂直向下,对着光盘的中心。细心地调整手机与光盘的相对位置,就可以看到光盘上显示出了发光二极管的光谱。

我们可以看到,发光二极管的光谱不是均匀连续的,其中存在比较强的蓝色,而从红到绿则是相对较暗的宽带。很多白光发光二极管实质上发蓝光的,只不过在器件中添加了某些荧光材料。这种荧光材料吸收波长比较短的蓝光,转换成波长比较长的红绿光。这样,一些不同波长的光混在一起,刺激人眼的感光细胞,我们就感觉这种光是白色的。

显然,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光谱与自然白光的光谱是不同的。自然白光如太阳光,火光等源于黑体辐射,其光谱中不同波长的成分相对强度比较一致,没有某种颜色比其他颜色强很多的情况。因此,对于白色发光二极管对人眼健康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,还是应该慎重对待的。我们普通人可以做到的,是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的显示屏,尽可能多多接触室外的自然光。

光盘中有cd与dvd两种,dvd的刻纹比cd更细,因此对不同波长的展开角度更大。不过,使用cd来做实验比较容易拍摄到完整的可见光谱,而用dvd则不太容易拍全。

如果在光盘的轴线上远处有比较小的其他光源,比如小灯泡,或者卷管式的气体放电节能灯,我们也可以拍摄到这些光源的光谱。这时手机上的发光二极管不需要打开,手机照相机只需要设置成普通的照相模式即可。

薄膜

吹肥皂泡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游戏,肥皂泡经常呈现出绚丽缤纷的色彩。肥皂泡上的色彩,是一种光的干涉现象。

很多情况下,我们都能在薄膜上看到白光的分解现象。比如下雨天滴在马路上的汽油,摊成薄膜,常常会呈现出美丽奇妙的图样。

一个薄膜有上下两个表面,光照上去,两个表面都会把光反射回来。从这两个表面反射回来的光互相叠加而出现干涉现象。对于某一波长的光,在一定厚度的薄膜上下两个表面反射,这两个反射光可能加强,也可能互相抵消。反射的角度也会影响到这种加强或抵消。

我们在观察薄膜上的某一个位置时,如果一种波长的光互相加强,则另一种波长的光就可能抵消。比如在某个位置红色加强,则紫色可能会抵消。反之在另一位置,紫色可能加强而红色可能抵消。这样,薄膜就可能呈现彩色的干涉图样。

此外,我们还能注意到,能够看到白光分解现象的薄膜通常比较薄。如果薄膜太厚,当前后两个表面反射的光波相遇时,这两个光波很可能来自两个互不相干的原子,这样一来,两个波到底是加强还是抵消就完全变成了随机的,而不仅仅取决于光的波长,这样的薄膜表面的反光通常是白色的。

当我们把肥皂膜竖立起来后,在重力作用下,肥皂膜变成楔形,上面薄而下面厚。由于薄膜上的色彩与薄膜的厚度有关,所以,竖立起来的肥皂膜显示出横向的彩色条纹。

光弹性

光弹性现象来源于一些透明材料,比如硬塑料或者有机玻璃,在内部应力影响下产生的双折射现象。双折射是指光线透过材料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折射率。比如一个偏振光可以分解为两个不同的偏振分量,而这两个偏振分量的折射率,或者说传播速度,在水或者空气等介质中,通常是一样的。但在双折射介质中,这两个偏振分量的速度可能是不同的。

当光穿过一定厚度的双折射介质后,两个跑得不一样快的偏振分量重新结合,其总效果,是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改变了。对于不同波长的光,其偏振方向的改变量也有所不同。当这些光通过过一个偏振片时,不同颜色的光的相对强度也因偏振方向的不同而改变。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塑料构件上的彩色了。

我们拍摄这个照片时,用笔记本计算机的显示屏作为光源。液晶显示屏表面最外层是偏振片,射出的光是偏振的。

硬塑料制品是通过注塑工艺制作的,在冷却过程中,内部残留了复杂的应力,很多地方介质是双折射的。

硬塑料制品放在显示屏前面本身并不产生彩色,但如果把另一个偏振片放在眼前,或者挡在照相机的镜头前,就能看到绚烂纷呈的色彩了。

由光栅,薄膜,以及光弹性现象所产生的彩色光谱,与彩虹或棱镜的机理完全不同。希望大家把这些搞清楚,避免将来给孩子留在混淆的概念。

简单地说,并不是只有彩虹或者棱镜才可以把白光分解成绚烂的七彩。

2005年7月3日 星期日 雨转晴

今天,我跟着妈妈到公园里玩。

我们先来到了一个公园。来到公园上的广场后,我拿起了一瓶肥皂水,将一个小小的塑料圈放在里面泡;泡了几秒钟后,我把塑料圈缓缓地拉出来,放在嘴边轻轻一吹。只见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泡泡从嘴边飞了出来,在空中自由地飘荡,宛如浮在空中的一颗颗珍珠。这时,太阳从云朵中爬了出来。忽然,我发现这些泡泡在阳光的照射下,变得五彩缤纷,像是披上了彩虹的外衣。咦,这是为什么呢?

?

阳光下的泡泡

图12 来源|360百科

走出公园,我们来到了马路的边上。刚刚下完雨,马路上湿漉漉的。突然,我看见马路面上有一片区域变成了彩色,宛如一条睡在地上的彩虹。突然,一辆车从它的上面掠过。之后,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:这片彩虹的颜色和形状突然开始变化了,就像一只会流动的精灵一样。咦,这是为什么呢?

?

马路上的“彩虹”

图13 来源|360百科

这时,妈妈告诉我,这都是光的干涉所起的作用。不过,这次并不是双缝干涉,而是薄膜干涉。一束光照在一张薄膜上后,其中的一部分光(下图中的b)会直接在薄膜的上表面反射;而还有一部分的光(下图中的a)则会折射进入薄膜,在薄膜的下表面被反射回来,然后再折射回空气中。

?

图14 薄膜干涉

来源|wikipedia

显然,在薄膜上、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走过的里程是有差异的;而且在入射介质折射率比出射介质折射率大时,反射光还会被强行扣除半个波长的里程,即所谓的“半波损失”。这就会导致两束光出现相位差。这个相位差并不是固定的,而是和光的波长密切相关的。当a、b两束光结合在一起后,会互相干涉。众所周知,太阳光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的结合;而每种颜色的光,都拥有不同的波长。这就导致有些颜色的光因相长干涉而映入人们的眼帘,而另一些颜色的光则因为相消干涉而消失不见。[2]

我今天吹出的肥皂泡,其实是一圈的薄膜;而马路上的彩虹,实际上也就是路面积水上一层薄薄的油膜。作为薄膜,它们尽管没有颜色,但却能借助薄膜干涉呈现出许许多多的颜色。而且,参与薄膜干涉的两束光的相位差并不是固定的,而是随着薄膜厚度而变化的。因此,我便看见了颜色变幻莫测的泡泡,以及流动的路面彩虹。[3]

原来是薄膜干涉,造就了阳光下的五彩缤纷!

文章爱游戏平台的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苗坤旺离型膜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applausebadlaugh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
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
网站地图